全國人大代表、蘭州三毛集團公司紡紗廠擋車工范冬云: | |
?讓工匠精神在普通車間“閃閃發光” | |
|
|
□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袁鵬 “發揮自己的技術特長,讓新員工盡快熟練掌握操作技術,同時把老員工的技術再進一步強化一下,這就是我最近的培訓工作!” 日前,全國人大代表范冬云接受了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的采訪。她告訴記者,參加完全國兩會后,她一直沒休息,因為前段時間公司新進了一臺設備,為了讓工友們盡快掌握機器的操作技術,在自己掌握設備性能的基礎上,她每天忙著做培訓工作。 從1991年進入蘭州三毛集團公司紡紗廠工作到現在,范冬云在紡織崗位上已經工作了31個年頭。31年來,范冬云一步一個腳印,實現了從一名普通擋車工到業內技術精英的美麗蝶變。 擋車工是紡織廠一項既辛苦又需要特別細心的工作,作為一名擋車工,范冬云的日常工作就是將細紗機上的“斷頭線”接好,她需要在排列緊密的紗錠間,迅速找出隱藏的斷頭紗線,進行破捻等一系列動作,這對一個技術工人是極高的要求。 范冬云剛上崗的時候工作并不順利,但心勁兒十足的范冬云不服氣,她開始加班加點地練。很快,她細紗破捻速度就提升到每分鐘80~90個,比工友們的平均速度快了30%。入廠的第二年,范冬云參加廠里業務操作比賽就拿了第二名。以后的業務比賽中,范冬云幾乎是年年拿第一。32歲那一年,范冬云當選甘肅省勞模。 隨著范冬云一天天的進步,那些年,作為勞模的她在公司1000多名擋車工中創造了產量最高、質量最好、消耗最低的優異成績。作為技術骨干,范冬云還大膽創新,用“交錯上紗法”使接頭成功率達到100%;在操作巡回路線上,她打破傳統“8”字巡回路線,改為“S”巡回路線,該項創新既節省時間,又提高了生產效率。 2019年,以范冬云名字命名的蘭州三毛實業公司“范冬云勞模創新工作室”掛牌成立,2020年范冬云榮獲全國勞模榮譽。2018年2月,范冬云還當選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。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,身份的轉換也使得她的視野、思路更為開闊。近年來,范冬云圍繞紡織行業如何調整結構、淘汰落后產能、實現智能制造,提出了《關于加強紡織行業人才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建議》和《關于加快推進紡織行業智能制造的政策措施建議》等建議。 2021年,針對一線技能人才的職業成長和發展問題,范冬云重點提出了《關于優化產業工人職業技能認定方式的建議》,該建議提出后得到了甘肅省人社部門的重視,并促使相關政策的出臺。當年,三毛廠197名職工的職稱問題得到解決。 “出名”后的范冬云,也曾有單位想“挖”走她,但范冬云始終不為所動,她說這跟錢多錢少沒關系,因為這份職業她獲得了諸多榮譽,她珍惜這份榮譽,更重要的是她對自己的崗位難以割舍的那份摯愛。 “按時間,明年我就退休了,我希望在我退休前把我多年的技術經驗歸納整理出來,毫無保留地傳給公司的年輕職工們!”“我們是密集型產業,企業解決了1000多人的就業,我希望做好技術傳承,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一點兒貢獻!”范冬云說。 |
|